雀巢40億出售美國冰淇淋業務
雀巢公司宣布將以4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包括哈根達斯在內的美國冰淇淋業務,出售給全球最大冰淇淋公司之一的Froneri。
Froneri於2016年成立,是雀巢將20個歐洲國家和地區的冰淇淋業務與法國私募公司PAI Partners合併後成立的。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合併後,雙方一直以合資形式經營,雀巢和PAI Partners各自持有不到50%的股份,剩餘部分則由管理層持有。Froneri現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公司之一,業務已拓展至拉丁美洲和亞洲,去年的營業額達到29億瑞士法郎,約合29.1億美元。
雀巢將美國的冰淇淋業務出售給Froneri,將擴大後者在美國的業務範圍,預計爲其年銷售額每年增加18億美元。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耐德(Mark Schneider)表示,堅信Froneri的成功商業模式可以擴展到美國市場。
自2016年接管公司以來,施耐德採取的戰略是,着重於有高增長銷售的優質產品類別,例如嬰兒食品和咖啡,同時將表現不佳的業務轉移出去。除了冰淇淋業務,今年早些時候,施耐德還以100億美元的價格,將雀巢的皮膚健康部門以1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私募股權,還將人壽保險業務以1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部分收益將通過股票回購的方式返回給投資者。
波音737MAX復飛無期 FAA︰最快明年才批准
波音公司旗下737 MAX客機半年內出現兩宗死傷嚴重的空難,今年3月遭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下令停飛,至今復飛無期。FAA主席迪克遜周三(11日)表示,按照現時進度,最快明年才會批准復飛。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週三表示,波音公司737 Max飛機的適航認證程序將會延長至2020年;需完成該程序才能結束其長達9個月的全球禁飛。 FAA局長斯蒂芬·迪克森(Stephen Dickson)表示,自從今年3月開始在全球禁飛的波音Max 737今年將無法獲得適航認證,令波音年內實現其復飛的希望破滅。波音曾表示希望於今個月獲得FAA的批准復飛,但迪克遜強調,波音的計劃並非FAA的計劃,稱會繼續埋頭苦幹,支援相關團隊完成報告。
自發生兩宗合共造成346人死亡的空難後,波音公司及FAA成為眾矢之的。迪克遜週三稍後會出席國會聆訊,預料會面對另一輪質問。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調降本年航空業盈利預測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期,全球航空業在今年的盈利將會低過原先預期,主要因為全球經濟增長都有放緩的跡象,加上國際貿易糾紛,抑制了航空業的客運量及貨運量。
距離新年來臨不夠一個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今天發表,預期 2019年度全球航空公司的盈利,預計將從去年的273億元,下降至259億元,然後到2020年會出現反彈,上升至293億元。在今年六月時,協會對全年度的盈利預期是280億元。協會表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社會動盪,以及英國脫歐等事件帶來的不確定性,都導致航空業界的經營環境更加艱難。整體來說,今年全球的經濟表現都比較遲緩,加上貿易戰的衝擊,以及波音737 Max 停飛等事件影響。
與2018 年相比,2019年全年航空公司的每名旅客獲利率下降3%;貨運獲利率下降5%;而航空公司貨運量就下降3.3%,創下自從2009 年以來的最大按年降幅。協會認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貿易戰的緊張局勢將會得到舒緩,貿易增長可能會變得強勁,帶動航空業復甦。
協會又看好明年航空業的整體盈利前景,表示業界的表現將於明年趨於穩定。不過協會仍指出,目前在很多國家對抗氣候變化的意識抬頭,碳排放費用或者是燃料稅等政府政策,可能會打擊歐洲部分地區的航空需求。加上波音的復飛仍然未確定,所以全球航空業的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庫克指蘋果在全國創造二百萬多個就業機會
蘋果公司的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表示,集團在全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集團有許多的生產程序都是在美國本土進行,所以並不接受蘋果外判得太多工作到中國的這一類批評。
庫克近幾日都身在日本,視察當地的業務,又探訪當地向蘋果供貨的企業及發展商。他昨日在東京的時候,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訪問。他在訪問中表示,蘋果在美國創造了二百多萬個就業機會,重申集團在找尋合作廠商的時候,是放眼全世界,一切都是以廠商的技術作出考慮,集團只是會挑選好的廠商。
對於蘋果外判得太多工作到中國的這一類批評,庫克表示並不接受。他舉例指出,iPhone使用的玻璃屏幕,是由美國著名的玻璃製造商康寧所製做的,而手機內部好多晶片亦是在美國製造。他強調,集團其實有非常多的製造工序都是在美國,只是產品的最終組裝,並不是在美國進行。
對於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觸頂這個議題,庫克亦持有不同看法。他表示,相信不會有人認為一個十二歲的小朋友已經很成熟,他認為革新、創新、時大時細,但重點是要讓產品變得更好,不只是為了改變而改變,對集團持續創新的能力充滿信心。
亞馬遜失軍方100億雲端合約 將告特朗普「幕後攻擊」
五角大廈10月把軍方的100億元雲端計算合約簽給微軟公司後,亞馬遜公司表示,是總統特朗普的施壓和幕後攻擊,使他們失去贏得合約的機會。
亞馬遜向聯邦索賠法院提控,認為合約是特朗普干預的結果,並有許多嚴重錯誤,應當重新檢視;但國防部發言人9日表示,雲端合約是專家審定的,沒有外界干預。亞馬遜及其創辦人貝佐斯經常成為特朗普的攻擊目標;貝佐斯擁有的華盛頓郵報因報導對特朗普不利的消息,而被特朗普稱為假新聞;亞馬遜表示,他們是因特朗普對貝佐斯和華盛頓郵報的個人恩怨,而失去軍方的合約。
五角大廈發言人聲明說,決定和微軟簽約是由文職和軍職人員組成的團隊決定的,沒有外部干預。軍方雲端計算計畫的名稱是「聯合企業防衛基礎設施」(JEDI),將儲存和處理大量機密資料。國防部表示,將加快戰爭計畫和作戰能力的建設,以推進人工智能在軍中的應用。
在軍方的雲端計算競標中,甲骨文和IBM兩公司第一輪被淘汰,僅亞馬遜和微軟入圍。甲骨文公司也提控說,競標過程被操縱。白宮和微軟公司都沒有對亞馬遜的控告做出回應,微軟公司表示要上庭為合約辯護。
巴爾的摩大學的政府合約法律專家認為,亞馬遜很難贏得官司,他們必須證明,特朗普除了推特和競選演說外,還對合約施加了其他影響力,包括有沒有電郵和文件顯示,合約經辦人員受到了特朗普對亞馬遜看法的影響。
貨運供應商薩拉東集團申請破產 股價單日暴跌93.9%
據消息人士表示,美國知名大型貨車營運商薩拉東集團(CGIP-US) 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並將終止運營。這是美國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貨車運輸公司破產案,旗下員工預期也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據悉薩拉東集團員工在深夜時已收到了以下消息:「很遺憾地通知大家,薩拉東集團已申請第11 章破產保護,我們將繼續搬運和交付我們目前在運輸中的所有貨物,而我們也保證,每位員工都將分配到相應的報酬」。
薩拉東集團是一家整車貨運供應商,其服務包括為美國、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以及美國與加拿大之間客戶展開點對點運輸。公司分為兩個部門來運作:重資產部門(Asset-Based)和輕資產部門(Asset-Light),鼎盛時期旗下擁有超過1萬台拖車車隊。
據悉,薩拉東集團的破產有可能使超過3200名卡車司機的生計陷入困境,薩拉東執行長Paul Svindland 在聲明中表示,一直在努力探索所有可能的方案,以重組薩拉東並保持業務運營持續進行。但是,許多因素和市場的阻力使這一目標無法實現。
貨運業熱潮已在2018 年夏季達到頂峰。當時整個產業需求旺盛,但是這樣的繁榮已在2018 年最後一季結束,此後貨運業陷入衰退。今年至今為止,貨運產業的衰退已經使數百家規模較小的卡車運輸公司和一些已經陷入困境的地區性卡車公司倒閉。薩拉東集團股價已在上週五 (6 日) 暴跌至每股 0. 41 美元,而週一 (9 日) 更是跳空暴跌 93.9% 以每股 0.03 美元作收。
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卡車引擎製造公司康明斯也在上月表示,公司正在經歷業務低迷期,計劃到202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62,610名員工中裁員2000人。
全球經濟前景不明 摩根士丹利擬全球裁員1500人
由於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全球最大券商摩根士丹利打算裁員2%,相當於約1500個職位,預料主力裁減科技和營運部門,而銷售、交易和研究部門也會受到影響,裁員職位包括董事總經理級別。
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公司和領先的併購顧問公司,摩根士丹利此次裁員將對其技術和運營部門造成最嚴重的打擊。大摩為了裁員已在第四季預備1.5億至2億美元額外開支,或意味摩根士丹利快將行動。市場波動、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放緩導致了此次裁員;大部分受影響的員工都收到了通知。
昨天收盤前,摩根士丹利股價小幅下跌。摩根士丹利第3季獲利和營收優於分析師預期,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交易營收下降。華爾街券商經常在年底裁員,以避免支付獎金,摩根士丹利是今年已知的第一個例子。在邁向2020年之際,其他券商也可能宣布裁員計劃。
摩根士丹利除了是全球最大的股票證券交易公司,也是領先的併購顧問公司。截至9月30日,總部位於紐約的摩根士丹利總員工人數達60,532人。此外,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週二表示,已對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處以2000萬歐元罰款,因其操縱主權債券價格。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今年已經上漲了25%。
FSB指應關注科網巨頭涉足金融業
由全球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指出,涉足到金融服務的全球性大型科技網絡企業,應該需要當局的密切監管,因為傳統的金融機構可能會處於不公平的環境。
金融穩定委員會成立於2009年四月,是一個專門性國際組織,負責對全球金融體系進行監管,並提出建議。委員會是在2009年二十國集團倫敦峰會中,所設立的金融穩定論壇的後繼機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二十多國的中央銀行、財政部及金融監管機構的代表,以及主要國際金融機構及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委員會的現任主席,是專責銀行監管事務的聯儲局副主席,誇爾斯(Randal Quarles)。
委員會認為,要對大型網絡企業向金融服務的轉型,進行嚴密監控,因為它們可能損害到大型金融企業的盈利能力,抑制銀行業通過留存利潤產生資本的能力。
委員會又指出,科網巨頭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料,所以它們涉足到資產管理、支付系統,及借貸業務等等的傳統金融服務,可能會導致傳統的金融機構處於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委員會建議,有需要迫使這些將業務擴展到金融服務的大型科網企業,分享它們金融服務分支所擁有的客戶數據。委員會又表示,雖然科網巨頭的金融分支,一般都是在盧森堡等地註冊,受到當地的法例規管,但是有關的規管可能並不足夠。
貝索斯表示亞馬遜願與國防部加強合作
跨國電子商務企業亞馬遜的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s)表示,作為一間科技企業,亞馬遜支持國防部的現代化計劃,亦尋求與國防部加強合作,以及爭取國防部的合約。
貝索斯在日前出席一個研討會的時候指出,支持國防部現代化計劃,,是美國企業應該有的態度,這樣對國家很重要。不過貝索斯亦表示,對於亞馬遜參與競投國防部的具體項目,這個要由部門的主管自行決定。去年,有Google員工表示,反對集團競投國防部的一個項目,因為該個項目違反集團不生產危及生命武器的原則。
在另一方面,跨國電腦科技公司微軟(Microsoft),在十月底的時候,獲國防部批出聯合企業防衛雲基建(Joint Enterprise Defense Infrastructure),簡稱JEDI的合約,其後亞馬遜提出反對。微軟的總裁史密夫(Brad Smith)最近在一個訪問中表示,集團不會因為亞馬遜提出反對,而停止JEDI的發展工作。JEDI合約是一項歷時十年,估計價值達到一百億元的合約。國防部在十月二十五號,把合約批給微軟。
而另一個合約競標者,亞馬遜就在上個月就國防部的決定入稟法院。史密夫表示,在贏得合約之前,已經為這個項目投入大量資源。獲批合約後,亦會不停推動計劃發展,不會受到亞馬遜的入稟而拖延進度。
英國首相擬向美國科技巨頭開徵數位稅
英國首相強生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將繼續推進對臉書和谷歌等美國網路巨頭徵收新稅的計劃。英國有需要審視大型科技網絡企業的營運,這些企業應該要承擔更加合理的稅項負擔。
英國首相強生表示,政府有需要審視這些大型科網企業。它們賺取的巨額收入,以及所繳交的稅額,亦要搞清楚當中的問題。這些大型企業應該要承擔更加合理的稅項。
英國前財相夏文達是第一位提倡英國徵收所謂數碼稅的官員。去年十月尾提出的建議是,在2020年的四月開始,向大型全球性的科網企業在英國的收入,徵收百分之四的稅款。夏文達估計,此舉可以為英國每年增加大約五億英鎊的收入。當時英國財政部的預算辦公室,亦點名提出,可以對亞馬遜、Facebook及Google,這些大型科網企業,每間開徵三千萬鎊的新稅,稅率大約是它們在英國收入的百分之二左右;而新稅亦只會計及這些企業在英國,與搜索引擎、社交平台及網上銷售有關的收入。
保守黨在執政藍圖中已經承諾,如果在今個月的大選中勝出,將會對大型的科網企業在英國的收入,收取所謂的數碼服務稅。計劃和之前的提議大同小異,是自2020年四月起,全球每年收入超過五億英鎊的科網公司,要從在英國用戶賺取的收入當中繳納百分之二的稅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