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超半數成人已接種至少1劑新冠疫苗 今開放16+接種
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全美超過50%的成年人已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全國今天起16歲或以上人士都合資格接種疫苗。
CDC週日公佈,全美至今有接近1億3千萬名18歲或以上人士注射至少一劑新冠疫苗,佔全國成年人口50.4%。至於已完成打兩劑的就有接近8,400萬人,約佔總成年人口32.5%。今天(19日)起,將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16歲或以上人士。
白宮新冠疫情首席顧問福奇(Dr. Anthony Fauci)透露,預期在今年秋季前,當局可為中學生打針,並於明年首季前為所有兒童注射疫苗。疾控中心顧問小組週五會再檢討強生疫苗,因為註射疫苗後出現的罕見血栓引發的安全問題。
福奇另外表示:「從七天平均數字看,全美每天的新增確診仍超過6萬例,我們仍要確保民眾不會太早鬆懈、避免過早宣布勝利,現在還不到時候。」全美至今有超過56萬人死於新冠,是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全美週末發生多宗槍擊案 至少8死多傷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全美多地發生了多宗槍擊事件,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7歲女童。
週日(18日)晚,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Shreveport)一家售酒商店發生飛車槍擊案,造成5人受傷,傷者傷勢嚴重,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警方表示,暫未逮捕任何人。
同日下午,芝加哥一家麥當勞汽車餐廳外發生槍擊事件。一男子和他的女兒中槍,男子傷勢嚴重,他7歲的女兒不幸身亡。據餐廳員工透露,當時有兩人從一輛灰色汽車中走下來,向男子的車開槍。警方稱,女童身上有多處槍傷。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中,沒有嫌疑人被捕。
昨天早些時候,威斯康星州及德州亦分別發生槍擊案,其中威州基諾沙縣一家酒吧發生槍擊,已導致3人死亡,2人受傷;傷者傷勢嚴重。警方表示,嫌疑人在逃離現場後,已被警方逮捕,該事件應該是一宗有針對性的孤立事件。德州的槍擊事件則發生於奧斯汀市一所公寓樓,造成3人死亡;嫌疑人在逃。警方表示,槍手是一名41歲的前警員,曾在去年因涉嫌性侵兒童而被捕。嫌疑人同3名死者互相認識,但其具體作案動機仍然未知。
另外,俄亥俄州哥倫布市17日發生槍擊,1人死亡,5人受傷。據了解,槍擊發生在一場守夜活動上,一輛越野車行駛到活動現場,車內人員向人群射擊。一名39歲的女性開車經過,被子彈擊中頭部死亡,另有包括一名12歲兒童在內的5人受傷,目前還沒有嫌疑人被捕。
曾造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馬多夫獄中去世
曾設計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金融家馬多夫(Bernie Madoff),今天在聯邦監獄中去世,享壽82歲。
馬多夫曾任納斯達克主席,利用自己創立的對沖基金吸金,製造龐氏騙局,受害者遭詐騙總金額超過500億美元。馬多夫2008年被捕,承認11項罪名,2009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50年。
去年馬多夫的律師曾向法院聲請假釋,稱他年事已高,患有腎臟病及其他慢性疾病,且獄中有新冠肺炎疫情但遭駁回。馬多夫案的主要檢察官 Marc Litt 週三回應表示:「很不幸的是,他死在監獄裡實在是太合適了。」Marc Littt 提到:「馬多夫先生的去世,為詐欺、貪婪的黑暗篇章畫上句點,這對成千上萬受害者的生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從頭到尾,這件事給他接觸過的每個人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馬多夫近來律師 Brandon Sample 表示:「馬多夫死前一直活在對自己罪行的內疚和悔恨之中。」
誤拔手槍射殺非裔 明州女警被控二級過失殺人
明尼蘇達州20歲非裔男子萊特(Daunte Wright)周日(11日)被警方開槍後撞車身亡,引發多地民眾示威;該州華盛頓縣檢察官今天宣布,開槍的48歲女警波特(Kim Potter)被控以二級誤殺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監10年。
案發後,涉事女警波特被行政停職;昨天,波特和布魯克林中心市警察局長葛農(Tim Gannon)已雙雙辭職,警方今天早上逮補了波特,警方在波特位於尚普林(Champlin)的家門外設置了鐵欄,警車在車道把守,戒備示威者前往抗議。昨晚示威抗議活動仍未平息,示威者向警察總部投擲水樽及其他物品,警方施放催淚氣體、暈眩彈及橡膠子彈驅散他們,據報至少40人被捕。
事發於上週日下午,20歲男子賴特涉嫌違反交通規例,被警員截停。警員發現萊特正被通緝,嘗試拘捕時開槍擊中他。警方其後指警員原本打算使用電擊槍,但錯誤拔出手槍。
萊特遭擊斃後,該市連續幾晚出現抗議活動,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和聖保羅市實施晚間10時的宵禁。13日晚間,至少200人集結在布魯克林中心市的警局總部外示威,警局戒備森嚴且豎起水泥路障和高聳金屬柵欄;示威者與鎮暴警察及國民兵發生衝突。
拜登宣布 5/1起展開最後階段的阿富汗撤軍
總統拜登今天正式宣布,美軍將於5月1日展開最後階段的阿富汗撤軍,預料9月11日前可以完成。
拜登今天正式宣布,將在9月11日前撤離現在還駐在阿富汗的2500名美軍,在911恐怖攻擊事件的20年後,終結這場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
拜登指出,美軍不匆忙撤出阿富汗,將負責任及有秩序地離開,並獲盟友及夥伴全面協助。他又提及,曾與前總統喬治布殊談及這項決定。
稍早時,國務卿布林肯已表示,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的時刻已到,華府將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協同」自阿富汗撤軍。布林肯在布魯塞爾和北約盟友會談前表示:「我們透過團結已經達成我們訂立要達成的目標,現在是讓我們的部隊回家的時候。」布林肯說:對我們的盟友,這是重要的一刻。「我們一起進入阿富汗對付攻擊我們的人,並確保阿富汗不會再次成為可能攻擊我們當中任何一個國家恐怖分子的避風港。」
布林肯堅稱,儘管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我們對阿富汗以及對其未來的承諾依然不變」。
莫德納疫苗施打6個月 各類型病毒效力仍達9成
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今天表示,旗下疫苗在施打2劑之後6個月,對所有類型的新冠狀病毒疾病仍有90%效力,對重症的防護力更高達95%。
這項新結果來自於美國各地持續進行、涵蓋超過3萬人的第3階段臨床試驗,數據比去年12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94.1%的防護力略低一些。新數據是截至本月9日的900例COVID確診病例,而上一次的數據則是根據185例。莫德納的新聞稿並未說明何以效力略降,但有可能是新變種病毒株對疫苗所誘發的抗體並不是那麼有反應。
莫德納疫苗已在40多國開打,是所謂的傳訊核糖核酸(mRNA)疫苗,其將實驗室製造的mRNA 注入人體,教導人體辨識新型冠狀病毒的棘蛋白並產生中和抗體,在病毒造成感染之前就先阻斷,是這波研發競賽裡技術最高端的疫苗之一;輝瑞與BioNTech也是mRNA疫苗。
莫德納表示,截至昨天,已供應全球約1億3200萬劑疫苗,其中包括美國1億1700萬劑。莫德納表示,7月底前供應美國3億劑疫苗的目標有望達標。
明尼蘇達州連續3晚爆警民衝突 至少40人被捕
明尼蘇達州連續第3晚,有示威者因非裔男子萊特,日前被女警誤拿真槍、開槍擊中後死亡的事件,與警方爆發衝突。
案發後,涉事女警波特被行政停職;兩日後,波特和布魯克林中心市警察局長葛農(Tim Gannon)昨天雙雙辭職,但示威活動未見平息。昨晚,示威者向警察總部投擲水樽及其他物品,警方施放催淚氣體、暈眩彈及橡膠子彈驅散他們,據報至少40人被捕。
事發於當地上週日下午,20歲男子賴特涉嫌違反交通規例,被警員截停。警員發現萊特正被通緝,嘗試拘捕時開槍擊中他。警方其後指警員原本打算使用電擊槍,但錯誤拔出手槍。檢察官最快將在14日決定是否起訴波特。
布魯克林中心市人口近年劇變,2000年逾70%居民為白人,最近則以非裔、亞裔和西語裔為大眾。萊特遭擊斃後,該市連續幾晚出現抗議活動,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和聖保羅市實施晚間10時的宵禁。13日晚間,至少200人集結在布魯克林中心市的警局總部外示威,警局戒備森嚴且豎起水泥路障和高聳金屬柵欄;示威者與鎮暴警察及國民兵發生衝突。
女警誤擊斃非裔男子 群眾違反宵禁持續抗議
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被警方開槍後撞車身亡,事發的布魯克林中心周一(12日)已連續第二晚爆發示威,數百名示威者無視宵禁令,包圍布魯克林中心警察總部,警方發射催淚彈、閃光彈清場,並拘捕40人。
大批抗議者昨晚聚集在布魯克林中心警署,警署周圍設置圍欄、路障,警員、國民警衞軍和巡邏警亦在附近戒備,阻止人群接近。不過,有部份人向警方投擲煙霧彈,警員隨即向他們大叫「向後退」,並發射催淚彈和閃光彈驅散,當局在9時起拘捕違反宵禁令的人。當方表示,有執勤人員被示威者投擲的物件嚴重擊中,亦有人在混亂期間被碎片刺中,受了輕傷。
根據布魯克林中心市(Brooklyn Center)警察局12日指出,員警11日因交通違規攔下非裔男子時,由於男子與警方扭打,執勤女警原本要使用電擊槍(Taser),結果卻變成拔槍開火。布魯克林中心市警察局長葛農(Tim Gannon)表示,20歲男子萊特(Daunte Wright)遭警察開槍後來死亡的事件是「意外擊發」。
葛農說,員警在交通事件中發現萊特有通緝在身,因此準備逮捕。警局也公布了員警隨身錄影器拍攝畫面。影片當中可以聽到一名女警對萊特重覆喊著:「我要電擊你了,電擊槍,電擊槍」,萊特鑽回到駕駛座時,該女警也朝萊特掏出武器。
由於明尼亞波利斯地區11日深夜已出現暴動、打劫,明尼蘇達州州長沃茲(Tim Walz)為了避免抗議事件擴大,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發布入夜之後至隔日清晨期間宵禁。
國務卿布林肯訪北約 因應烏克蘭緊張情勢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界集結大批士兵,國務卿布林肯今天抵達布魯塞爾,將與北約組織協調避免情勢失控,北約強調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籲俄羅斯停止挑釁。
布林肯今天抵達布魯塞爾,這是他3月下旬首次以美國國務卿身分訪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短短2週內再度造訪北約,上一次是為展現美國新政府對北約盟友的支持,這次則是為協調北約盟國因應烏克蘭情勢避免情勢升級失控。布林肯在抵達布魯塞爾後,發文表示期待與歐洲合作夥伴討論優先事項,共同面對惡意國家行為者及其他共同挑戰。
另外,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會面,史托騰柏格表示最近數週俄羅斯已將數千名戰鬥部隊轉移到烏克蘭邊界,這是自2014年克里米亞被非法吞併以來,俄羅斯在邊界駐軍人數最多的一次,強調北約堅定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2月中以來,俄國支持的分離主義分子與烏克蘭軍隊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交戰,俄國在烏克蘭邊境持續增加兵力,外界擔心長期衝突情勢恐大幅升高。
強生疫苗出現6例血栓 衛生當局建議暫緩施打
聯邦衛生單位今天發出聲明表示,目前正在調查國內6例施打強生新冠疫苗後出現血栓的案例,在結束調查分析之前,為求謹慎起見,建議暫緩施打。
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與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上午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截至4月12日,美國施打超過680萬劑強生(Johnson & Johnson)新冠疫苗,他們正在檢視國內通報的6例罕見嚴重類型血栓案例數據。
聲明表示,這6位民眾出現腦靜脈竇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同時伴隨血小板數偏低情形。案例皆為年齡分布18歲至48歲間的女性,症狀在接種疫苗後6至13天出現。
聲明指出,CDC將在14日召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會議,進一步檢視上述案例,評估他們潛在重要性。聲明強調:「在程序完成之前,為求謹慎起見,我們建議暫緩使用這款疫苗。」
CDC與FDA今天稍晚將召開記者會,提供進一步說明。不過聲明指出,這類不良反應事件看來十分罕見,確保新冠病毒疾病疫苗安全是聯邦政府優先要務,會嚴肅看待所有接種疫苗後通報的健康問題。目前美國已接種逾680萬劑強生疫苗,但絕大多數民眾沒有出現不良症狀,或僅有輕微副作用。












